對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 第1240441號提案的答復
程剛嶺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簡化城中村改造項目手續辦理的提案”收悉,結合我廳職責,經綜合省自然資源廳意見,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的關心支持。近年來,全省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依法依規做好工程項目竣工驗收現場監督和竣工驗收備案的同時,圍繞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現就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出臺政策,認真部署聯合驗收
在開發建設全省統一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系統,將竣工驗收備案辦理時限壓縮到3天以內的基礎上。我廳針對企業在竣工驗收階段的辦事難點和痛點,深入剖析原因,找準問題癥結,聯合發改、公安、自然資源等九部門印發了《河南省建設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實施細則(試行)》(豫建質安〔2019〕199號),以“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按照“統一受理、并聯辦理、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的原則,全面優化驗收流程,有效破除部門職能壁壘。“實施細則”明確,建設工程符合聯合驗收條件,建設單位網上提交聯合驗收申請及材料后,由系統將申請材料推送至相關部門。對資料齊全,符合要求的,各部門同時起步,并聯辦理相應的竣工驗收手續,5個工作日內核發竣工核實認可文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各部門核實認可文件后,2個工作日內出具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文件。
二、統籌推進,推動聯合驗收落地
從2019年3月開始,我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根據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我廳積極發揮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作用,成立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攻堅,省級各有關廳局積極配合,陸續出臺了包括聯合驗收、聯合審驗、多評合一、優化土地和規劃審批、優化電力接入、水氣熱便民及審批流程圖和審批事項清單等42個配套政策文件。我們還和省大數據局、發改委聯合攻關,建成省級審批管理系統,與國家審批系統順利對接,并指導地市建立相應審批管理系統。目前,全省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及所轄的157個縣(市、區)已全部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均明確了專門的內設機構負責工程聯合驗收工作,商丘市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成立建筑工程聯合驗收科,負責組織協調自然資源和規劃、人防、檔案等相關部門對建筑工程進行限時聯合驗收,其他市、縣聯合驗收主管部門均依法履職盡責。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通過工改系統在線辦理項目18990個,其中: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項目6171個、工程建設許可階段項目3451個、施工許可階段項目6338個、竣工驗收階段項目2863個。各地在全面建立聯合驗收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聯合驗收方式和流程,2020年全省共實行聯合驗收項目1319個。
三、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工作效能
省工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多措并舉,統籌發力,協調推動工改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竣工驗收等各環節審批效能。省自然資源廳大力推進土地、規劃并聯審批,目前已實現建設項目規劃選址與預審合并辦理,建設項目用地批準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合并辦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和用地預審與選址并聯辦理,將設計方案聯合審查調整為政府內部事項,大大壓縮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積極推進全省區域評估工作,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工作的通知》。正在制定《全面推進河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我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制定了《河南省建設工程項目聯合測繪技術導則》,對建筑面積計算、土地勘測定界、規劃竣工測量、地下管線測量、建設用地復核測量等15個方面的聯合測繪作了詳細規定;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及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的通知》,圍繞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試點探索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優化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定;省氣象局印發了《河南省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管理辦法》,規范全省各類開發區開展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省文物局印發了《河南省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指引(試行)》,規范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省人防辦推動《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辦法》修訂實施,不斷優化防空地下室建設審批手續;省通信管理局加快推進通信報裝、竣工聯合驗收環節在線辦理;省電力公司持續精簡辦電資料,簡化業務流程,向基層供電公司全面下放用電報裝管理權限,實行屬地化管理,大幅壓減辦電時限。目前,我們已向省政府建議整合規劃土地驗收環節,將自然資源部門承擔的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條件核實與建設用地檢查核驗(土地核驗)合并為一個事項,統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土地核實意見確認書”,近期將出臺正式文件全面實施。
城中村改造項目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廳歷來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多次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為工程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辦理、提前辦理基本建設手續,切實做好服務。下步我廳將圍繞“在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的基礎上,對標國內一流標準,進一步精簡審批環節和事項,壓縮審批時限,提高竣工驗收等四個階段審批效能,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這一年度工作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進:
(一)統籌保障城中村改造項目用地。將城中村改造項目用地納入正在編制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統籌城中村改造項目用地結構和布局。在自然資源部下達年度用地計劃前,允許項目提前預支使用計劃,確保項目及時推進。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改革,通過簡化程序、減少材料、壓縮時限、統一標準、跟蹤督察、系統改造等,扎實開展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提速工程。
(二)持續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全面提升省市兩級審批管理系統功能,加強省級系統對地市系統的全方位深入監管,完善審批管理系統的流程引導、聯合審驗、中介服務、信用信息、電子監察等功能。以數字化施工圖審查為突破口,加快全程數字化申報,推行電子證照,切實方便企業辦事,提升審批效率。
(三)深化并聯審批和“聯合審驗”。嚴格落實“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要求,發揮四個審批階段牽頭部門作用,細化“一張表單”,加強聯合輔導,落實部門并聯審批和申報材料共享要求。推動“聯合踏勘、聯合審查、聯合審圖、聯合測繪、聯合驗收”全面實施。
(四)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實施分步施工許可,將原本需要申請整體施工許可證的項目拆分為“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地下室”、“±0.000以上”三個階段,允許企業審批一部分,先動工一部分。推行施工圖審查與施工許可并聯辦理,施工圖設計文件完成后,圖審機構出具受理憑證,建設單位簽訂承諾,即可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在圖審期間不耽誤企業完成其他工作。下步,我們還計劃爭取住建部同意調整我省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辦理限額,工程投資額100萬元以下或建筑面積5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不需辦理施工許可證。
(五)加快推進“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建設。督促指導各市加快建設“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整合更新各類規劃信息數據,形成空間規劃“一張藍圖”。加強規劃信息集成共享,提升項目空間信息查詢、規劃自動核查、空間初步論證、空間詳細論證、部門協同會商、項目查詢跟蹤、規劃實施指引等應用服務能力,加快工程項目策劃生成。
(六)推動區域評估、告知承諾等落地見效。深入實施區域評估,加快將區域評估成果數據納入“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實行區域評估成果與工程建設項目坐標對應,成果可分析。大力推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告知承諾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審批效率并重。引入豁免清單制度,分類出臺不同類型項目豁免清單,在依法辦事基礎上不斷精簡審批環節和事項。
(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對標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學習借鑒北京、上海等國內前沿城市先進經驗,不斷提升我省在辦理建筑施工許可、獲得用水用氣等方面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個階段的好差評制度,暢通群眾建議投訴渠道,公開工作進度、評價辦法和結果,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再次感謝您對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和我廳工作的關心支持,請您繼續支持全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發展,多提寶貴意見。
2021年5月12日